网站首页 律师查询 法规查询    合肥律师招聘    关于我们  
合肥律师门户网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离婚纠纷 债权债务 遗产继承 劳动工伤 医疗事故 房产纠纷
知识产权 公司股权 经济合同 建设工程 征地拆迁 行政诉讼 刑民交叉 法律顾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刑事辩护 » 合肥刑事律师参考 » 正文
【第401号】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昏迷,又放火毁灭罪证致人窒息死亡的,是抢劫致人死亡还是故意杀人
来源: 刑事审判参考   日期:2022-08-06   阅读:

《刑事审判参考》(2006年第4辑,总第51辑)

【第401号】魏某1抢劫、放火案-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昏迷,又放火毁灭罪证致人窒息死亡的,是抢劫致人死亡还是故意杀人

节选裁判说理部分,仅为个人学习、研究,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二、主要问题

  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后放火毁灭罪证致人死亡的,是抢劫致人死亡还是故意杀人?

  对于本案的定性存在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后放火毁灭罪证(危害公共安全)致人窒息死亡,由于其在实施放火行为之前主观上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实施放火行为之时不具备杀死被害人的主观故意,故构成抢劫罪、放火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后放火毁灭罪证(危害公共安全)致人窒息死亡,法医对尸体的检验证实被害人系颅脑损伤后吸人一氧化碳窒息死亡的。故构成抢劫罪、故意杀人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行为人在抢劫行为实施终了后,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其放火行为系毁尸灭迹,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故仅构成抢劫罪。

  三、裁判理由

  (一)因果关系错误中的事前故意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

  本案涉及刑法理论上的因果关系的错误问题。所谓因果关系的错误,是指行为人侵害的对象没有错误,但造成损害的因果关系的实际进程与行为人所认识的发展过程不一致的情况。根据危害结果发生的实际情况,因果关系的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1)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按照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发展所预见的进程来实现的情况,如甲为了使乙溺死而将乙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乙摔死在井中;(2)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结果的情况,如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休克后,甲以为乙死亡,为了掩盖罪行将乙扔人河中,致使乙溺死;(3)行为人所预想的结果提前实现了,如甲准备将他人贵重物品拿到屋外损毁,但刚拿起该物品就从手中滑落而摔坏。

  行为人对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的认识错误,在犯罪构成的评价上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哪一种因果关系错误,均属于在同一犯罪构成范围内的事实认识错误,故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实施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足矣,而不要求对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有明确认识。因为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基本部分有认识,就充分表明行为人对刑法保护法益的背反态度,对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的认识如何,并不影响对行为人的刑法否定评价和归责可能性,易言之,对于行为故意的成立不发生影响。既然行为人具有实现同一犯罪构成结果的故意,如果现实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也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对其概括故意支配下现实产生的危害结果就必须承担该故意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本案中,被告人魏某1因贪图他人钱财而起抢劫之念、,携带作案工具翻墙进入被害人家中,在翻找钱财时被人发觉而持械朝被害人头部猛击,误认为被害人已死亡,将钱财拿走,后为掩盖罪行、毁灭罪证,点燃“被害人尸体”及被褥等物品,致被害人颅脑损伤后吸人一氧化碳窒息死亡。从其行为实施过程看,魏某1持械猛击被害人头部的行为(第一行为)未造成被害人死亡,被害人是因魏某1随后实施的放火行为(第二行为)导致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窒息死亡的。因此,本案属于上述因果关系错误中的第二种情况。对此,我们认为,虽然这种情况下客观上有前后两个行为,是后行为最终造成的死亡结果,但前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因后行为的介入而中断,应肯定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前后两个行为是行为人在一个概括的杀人故意下连续实施的,无论是前行为还是后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害结果,与行为人意欲实现的结果完全一致,故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二)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昏迷,误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又实施放火行为造成被害人窒息死亡的,因为放火时没有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其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虽然本案被告人发生了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并不影响其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成立,但是否应对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还必须考虑其是在实施抢劫犯罪过程中实施的杀人行为的因素。本案被告人魏某1为了当场劫取财物,当场使用足以致人死亡的暴力手段欲将被害人杀害,在错误地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实际昏迷)的情况下,为了毁灭罪证、掩盖罪行而实施了放火行为,最终致被害人窒息死亡。

  杀死被害人的行为作为劫取财物的手段在抢劫犯罪中予以一并评价,这是符合刑法理论的,因为抢劫犯罪中暴力手段的程度往往是很高的,为排除阻力劫取他人财物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情况经常发生,由于行为人是在抢劫的故意下实施的杀人、伤害行为,故该行为完全可以包容在抢劫罪的评价之内,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也明确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里的“致人重伤、死亡”,应该包括故意与过失致人重伤、死亡,而且,从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的法定刑以及我国刑法规定的实行吸收加重原则的数罪并罚制度出发,将当场杀死他人取得财物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罪予以一并评价,完全可以做到罪刑相适应,不会轻纵犯罪。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1年)中已经明确:“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另外,将为劫取财物而当场杀害他人取得财物的行为统一认定为抢劫罪,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操作,避免了在定罪问题上造成混乱。而对于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情况,该《批复》同时指出应当“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这是因为,抢劫行为完成后,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已经齐备,行为人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系另起杀人故意实施了杀人行为,该行为并非作为劫取财物的手段而实施的,主客观相一致,应构成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

  综上,本案被告人魏某1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昏迷,后为放火毁灭罪证致人窒息死亡,由于其在实施放火行为之前主观上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实施放火行为之时不具备杀死被害人的主观故意,并非抢劫完成后为了灭口而故意杀人,故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应认定为抢劫罪。同时,魏某1为毁灭罪证而实施的放火行为,符合放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还构成了放火罪,法院以抢劫罪和放火罪进行并罚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
相关阅读
  合肥律师推荐  
苏义飞律师
专长: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电话:(微信)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最新文章  
  人气排名  
诉讼费用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投诉建议 | 关于我们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金亚太律所 电话: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备12001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