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律师查询 法规查询    合肥律师招聘    关于我们  
合肥律师门户网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离婚纠纷 债权债务 遗产继承 劳动工伤 医疗事故 房产纠纷
知识产权 公司股权 经济合同 建设工程 征地拆迁 行政诉讼 刑民交叉 法律顾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规查询 » 中央法规司法解释 » 正文
(1983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1982年国家决算的决议
来源: www.055110.com   日期:2023-08-24   阅读:

【发布部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发布日期】 1983.06.21
【实施日期】 1983.06.2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工作文件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1982年国家决算的决议
(1983年6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过审议并根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批准国务院提出的1982年国家决算和财政部部长王丙乾所作的《关于1982年国家决算的报告》。

关于1982年国家决算的报告
--1983年6月7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财政部部长 王丙乾

在去年12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我曾作了《关于198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3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现在,1982年国家决算已经编成,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向大会提出关于1982年国家决算的报告,请予审查。

1982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继续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农业获得了丰收,轻工业持续发展,重工业转向回升,市场商品供应增加,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国家财政状况继续好转。1982年,财政收入停止下降,财政支出比上年增加,财政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根据现在编成的国家决算,1982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为1123.97亿元,完成预算的101.8%;国家财政总支出为1153.31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收入和支出相抵,财政赤字为29.34亿元,比预算所列的赤字略有减少。1982年的财政赤字,准备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来弥补。

在1982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中,国内财政收入为1083.94亿元,完成预算的102.8%;国外借款收入为40.03亿元,完成预算的80.1%。各项主要收入的完成情况是:

(一)各项税收700.02亿元,完成预算的108.4%。各项税收超收较多,主要是因为生产增长,商品流通扩大,税收管理加强,相应地增加了国家税收。同时,1982年国家在税收政策上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开征了银行工商税和烧油特别税,这也增加了收入。

(二)企业收入296.47亿元,完成预算的86.2%。其中,铁道、交通、民航、邮电、建筑施工等企业收入完成得较好,而工商企业收入则完成得差一些。工商企业收入没有完成预算,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效益比较差,企业降低成本和扭转亏损的计划都没有完成;另一方面也有客观原因,如手表、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和涤纶织物降价,部分积压商品削价处理,银行提高贷款利率等,减少了企业利润。同时,国家对一些工业产品恢复征税和开征烧油特别税以后,有一部分企业利润转化为税收。

(三)国库券收入43.83亿元,完成预算的109.6%。国库券任务超额完成,是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踊跃认购的结果。

(四)中央财政集中的企业基本折旧基金25.84亿元,同上年基本持平。

在1982年国家决算总支出中,用国内资金支付的财政支出为1113.28亿元,完成预算的102.7%;利用国外借款支付的基本建设拨款为40.03亿元,完成预算的80.1%。各项主要支出的完成情况是:

(一)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拨款309.15亿元,完成预算的104%。其中:用国内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为269.12亿元,用国外借款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为40.03亿元。这一年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拨款,比原定计划超过一些,主要是增加了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这对于保证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必要的。

(二)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69.02亿元,完成预算的127.3%。这项支出比预算增加较多,是因为中央财政追加了一部分支出,同时各地区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比较重视,从自己的机动财力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这方面的需要。

(三)增拨企业流动资金23.63亿元,完成预算的98.5%。

(四)地质勘探费23.0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地质勘探在经济建设中处于先行地位。这一年拨付的地质勘探费,基本上保证了该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五)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79.88亿元,完成预算的105%。支援农业支出超过预算,除了中央财政追加了一些支援农业和抗灾的经费以外,主要是各地区用地方机动财力多安排了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

(六)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196.96亿元,完成预算的109.4%。这项支出增加较多,主要是因为1982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相应地增加了这方面的支出;同时,文教科学卫生部门增加人员,调整部分职工的工资,也相应地增加了经费开支。

(七)国防费176.35亿元,完成预算的98.7%。

(八)行政管理费81.6亿元,完成预算的104.6%。1982年为了加强政法工作,增加了一些人员,相应地增加了经费支出。

(九)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49.62亿元,完成预算的139.8%。去年国家外贸有顺差,提前归还了一部分国外贷款。

1982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总是说是好的,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完成当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实现国家预算,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一年国家预算执行的结果,继续保持了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其特点是:

第一,财政收入开始回升,扭转了连续三年收入下降的局面。大家知道,从1979年到1981年,国家为了调整国民经济和解决长期遗留下来的大量经济问题和群众生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拿出了大量资金,因而这三年的财政收入暂时下降。1982年开始由下降转为上升。扣除国库券和国外借款收入,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去年的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长2.3%。收入上升的幅度虽然很小,但它标志着国家财政状况在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财政情况的这一变化,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第二,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也比上年增加,1979年和1980年,由于财政收入连年下降,国家财政收不抵支,出现了大量的赤字,1981年国家对财政支出曾进行大量削减,比上年减少了98亿元。同1981年的情况不同,1982年用国内财政收入拨付的财政支出转向回升,比上年增加了71亿多元,并且继续保持了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这种建立在收支都有增加基础上的基本平衡,是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结果。

第三,在财政支出中,增加了生产建设性支出,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同上年相比,1982年国内基本建设拨款增加11.57亿元,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增加3.72亿元,地质勘探费增加1.2亿元,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增加6.2亿元,城市建设和维护费增加3.56亿元,仅以上几项支出,就增加了26.25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增加总额的36.8%。这些支出对促进生产建设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基本建设方面,有一批大中型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并增加了原油、煤炭、交通运输等新的生产能力。在农业方面,支持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支援了抗灾斗争,取得了农业的全面丰收。

第四,较多地增加了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并从资金的分配上保证了城乡人民生活的继续改善。同上年比较,1982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增加了25.6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增加总额的35.9%,增长比例为14.9%。其中,教育事业费增加13.2亿元,增长12.9%。这一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比上年增加3.6万人;中等教育进行了结构改革,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招生比上年增加15.9万人。为了支持科研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追加了高等学校科研经费专款,支持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科学基金,资助了全国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500多项。这一年国家财政还拨出专款2.3亿元,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疾病防治和计划生育工作。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1982年,国家继续安排了大批城镇待业人员就业,并从第四季度起,调整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部分职工的工资。由于扩大劳动就业和提高部分职工的工资,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加了50亿元。同时,国家还增加了城镇住宅建设的投资,建成住宅1.1亿多平方米。这一年,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情况下,国家继续执行对农副产品的价格补贴政策和农业税稳定负担的政策,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据抽样调查,1982年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为270元,比上年增加46.7元。

1982年还继续进行了全国企业财务检查工作。经过各地区、各部门清理和检查,一年多来查出了不少违反财经纪律的大小案件,并在经济上进行了严肃处理。能补交财政收入的约23亿元,已经先后交入国库。我们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纳税登记工作和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税收管理。据统计,去年全国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有420万户,查出长期“漏管户”25.3万户,并补交了税款。

1982年预算执行的结果是良好的。但是,在生产、流通和建设领域里,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尚无明显改善,资金分散的现象相当严重,财政收入的增长还大大落后于生产的增长,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还是不巩固的。在基本建设方面,国家急需进行的重点建设资金不足,而各地方、部门和单位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搞的基本建设投资则增加过猛,分散了人力、物力、财力,拉长了基本建设战线。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一方面要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上狠下功夫,另一方面要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适当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并支持文教科学事业的发展。对于一般性建设的投资要下决心压缩。我们今后必须研究采取必要的可行的措施,为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进一步好转而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下面我简要报告一下今年头几个月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1983年的国家预算,总收入为1232亿元,总支出为1262亿元,收支差额为30亿元。这个预算已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目前正在执行。截至4月底,全国财政收入完成326亿元,为年底预算的26.5%,比上年同期增长3.2%;全国财政支出完成309.8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24.5%,比上年同期增长9.7%;收入和支出相抵,收大于支16.9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收入的增长还没有达到年度预算的要求,而支出的增长则超过了年度预算的增长幅度,特别是目前各方面追加支出的要求不断增加,要实现年度预算,做到收支基本平衡,任务相当艰巨。今后几个月,我们必须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抓紧财政收入,适当集中资金;同时,要按照批准的预算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该办的事情要办,目前没有力量办的事情就缓办,不该办的事情坚决不办。我们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对自筹基本建设按计划进行严格的控制,切实纠正某些地方已经出现的一般项目挤重点项目和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的不合理现象。

关于1983年的财政工作,我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报告中已经讲过。有关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现在正在抓紧落实。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对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经过两年试点之后,国务院已经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在国营企业中全面试行利改税。试试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已经下达。这是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上的重大改革,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完善经营管理责任制,逐步克服吃“大锅饭”的状况,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认真抓好这项改革工作。我们准备在全国试行一段时间之后,全面总结试行的经验,再制定正式的利改税条例,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各位代表:当前,工农业生产形势很好。全国市场活跃,经济繁荣。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开展,经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必将逐步提高。这都为实现今年的国家预算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大力组织收入,认真节约支出,确保今年国家预算的圆满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1982年国家决算的审查报告
(1983年6月17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了财政部长王丙乾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82年国家决算的报告》,财政经济委员会研究了大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审查了1982年国家决算。现在,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根据国务院提出的1982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为1123.97亿元,完成国家预算的101.8%;总支出为1153.31亿元,完成国家预算的101.7%;收入和支出相抵,财政赤字为29.34亿元,比预算所列的赤字30亿元略有减少。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为实现1982年国家预算,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成效是显著的。这一年,国家通过发展生产和加强税收管理等措施,财政收入开始回升,扭转了连续三年收入下降的局面;在收入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也比上年有所增加,支持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保证了城乡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并且保持了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1982年国家财政状况继续好转,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级政府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定的正确方针,特别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198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财政工作的成绩很大。但是,财经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生产、流通和建设领域中经济效益差的状况还没有明显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特别是地方、部门和企业用自筹资金和各种贷款进行的基本建设控制不住,而国家集中的财力过少,资金过于分散,以致财政、信贷和物资的平衡都很紧张;财政管理不严,浪费国家资财、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各方面严重注意,采取具体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根据以上审查,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1982年国家决算,批准财政部长王丙乾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82年国家决算的报告》。

目前,在财经工作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财力物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需要。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建议,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求各级政府,并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发展生产、整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大力节约支出,确保1983年国家预算的圆满实现;要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禁止乱上项目,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要逐步增加智力投资,加速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并要继续改善人民生活;要认真搞好各项改革,特别是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坚决做好利改税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严肃财经纪律,同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并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和遵纪守法的教育,普遍树立良好的节约风尚。

以上意见,请予审查。

 
 
 
免责声明
相关阅读
  合肥律师推荐  
苏义飞律师
专长: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电话:(微信) 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最新文章  
  人气排名  
诉讼费用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投诉建议 | 关于我们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金亚太律所 电话: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备12001733号